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5节(1 / 2)





  苏青玉见大伙儿都同意,就一拍巴掌,“大家都觉得这样,没人反对,待会儿我哥来了,我换个说法劝劝他,然后咱就一致投票同意,咋样?”

  “行,就这么定了。”其他干部们纷纷点头同意。

  等苏青玉把办公室门开了,躲在外面的苏卫国才姗姗来迟,进来之后,大伙儿都看着他。

  苏卫国:“……”这到底是成还是不成啊。

  苏青玉就开口了,“哥,刚刚我们大伙儿商量个事儿,你听听看,有啥意见没。”

  苏卫国:“……你说。”

  苏青玉道,“我们大队干部今年都特别有干劲儿,也对未来充满信心,他们觉得对待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重视一些,所以提议每个班安排多点老师,让老师专心带一个班,不用分心。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比较聪明。”

  说完之后,她信心满满道,“虽然这样可能会增加队里的负担,但是大家都很有信心,今年我们团结一致,肯定能够创收,这点负担不在话下。为了孩子们,大伙儿都愿意努力工作,为队里发展做贡献。哥,你觉得呢?”

  “……”苏卫国张了张嘴。

  这要不是他中午才和青玉商量好的,这会儿还真要信了这话了。

  也不知道青玉是咋和这些人说的,看样子大家是同意了?

  他问道,“大家的意见呢,这还是要大伙儿同意。”

  “同意,我们都同意。”张主任举手道。

  其他人也举手。

  给年轻人创造机会,义不容辞。

  苏卫国:“……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明天见。

  第59章

  大队干部们都没意见了, 苏卫国当然更不会有意见, 他就是纳闷, 他妹子咋说服这些人的。

  是有啥诀窍?

  他还真没有把握, 这些人都是认识好多年的,他自己就觉得自己没这些人聪明, 心思多。也不如他们经验老道。如果自己遇着这事儿,肯定不知道怎么说服。以后还要和青玉多学学,要不然以后治不住这些人。

  苏青玉见这有些难度的事儿也通过了,就顺嘴说了个更简单的安排,“大队长,我们加米厂的女知青, 我准备让她们提前去学校当老师。学校封顶之后, 很多事儿都要提前工作起来了,不能等着开学啊。”

  其他大队干部们倒是没说啥,毕竟知青的老师名额和本地人是分开的,不占用, 没啥影响。

  苏青玉又接着道,“她们当老师之后,这岗位空出来了, 我就准备让队里的人和男知青来招考, 这样他们也多一些选择的机会, 不想当老师的可以来加米厂当工人。这岗位换岗位,别大队也不能说咱们占了其他知青的名额。”

  听到苏青玉这话,大队干部们才有动静了。

  这当老师还不一定能考上, 要是能有机会先在加米厂考考,如果考上了就当工人,没考上还能有机会参加一次老师考试。这不就机会更多吗?而且加米厂效益好啊,每个月都发工资的,过年的时候队里还给他们发了米面呢。

  管后勤的仓管员苏有运道,“我瞅着成,还是不能耽误学校的事儿。”

  这下子苏大宝也很支持。他弟弟是后面才进厂里的,如果这些先进厂的女知青都走了,那他弟弟可就是老工人了,以后机会也更多。

  “这样安排挺好的。”

  张主任也点头,有多的机会,当然是多的机会好。

  苏青玉看着苏卫国。“哥。你觉得呢?”

  苏卫国:“……当然成,大伙儿觉得没事儿就成。”

  苏青玉笑着道,“那可真是太好了,这样一安排,咱队里又有好多年轻人有着落了。”

  大队干部各个都喜形于色。

  这大队真是越来越好了,他们这大队干部也当的越来越有滋味了。

  下午,两个消息的通知就正式贴在大队的宣传栏了。队里通讯员敲打着铜锣,和队里人嚷嚷了这消息,让他们自己去大队部看具体通知。

  一听和招工有关的,好些人连晚饭都不吃了,都跑去大队部看消息。有孩子要参加招工的赶紧去看看具体情况,就算没孩子招工的,也要凑热闹。

  看到老师的招工人数增加了一倍之后,年轻人们兴奋的跳起脚来了。

  跟着一起来看消息的家里人也高兴的不得了。

  再一看加米厂竟然也要招工了。现有的岗位都要腾出来重新招工。

  还和之前一样的招工要求,面对的是知青和本地文化青年。名额也是对半分。

  因为之前只说学校要招老师,没说加米厂要招老师,所以现在这招工启事对于社员们来说,算是意外的惊喜了。

  家里上次没考上,这次为了考老师,已经在家里努力学习了,肯定比上次考的要好的。

  好些人没吃饭,就来大队部报名了。

  男知青们心情就很复杂了,虽然说加米厂也有工作岗位了,他们这次只需要内部竞争,就能争取道岗位。

  但是作为知识青年来说,当然是更想当老师的。

  这次直接让女知青们去占了教师名额,这就意味着他们剩下的这些知青的名额就更少了。

  因为心情复杂,他们也没急着去大队部报名考加米厂。而是去加米厂找苏青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