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4节(1 / 2)





  王氏还说,小曲失踪的前夜,王六半夜出去过,她当时睡得迷糊,以为丈夫只是起夜,翻了个身,就睡到了凌晨开店,因为每日要起大早,他们都不会惊动女儿,所以并不知道小曲何时不在房中,二日收工回家,未见小女,他们等到后半夜,也不见回来,遂出门去寻,却一直无果。

  这些话都是梁捕头今日细细盘问出来的,事先没有告知王氏已经找到小曲的尸体。

  王氏被蒙在鼓里,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,竭尽全力的提供线索,指望能有希望。

  当年王氏老家发大水,淹死了父母及王氏膝下一双儿女,夫妻俩悲痛欲绝,逃难到此地,也是一把年纪,想再要个孩子却终日不得,坐胎药喝了四五年,日子过得心灰意冷,好不容易有了小曲,以为是苍天垂怜,谁知女儿一生下来,就多病多灾,就在女儿病入膏亡,夫妻二人走投无路之际,王六带回了那名道士,声称能救小女一命。果不其然,那道士来了之后,小曲的病情日益稳定,夫妻二人看到希望,欲留道人常驻,道人却言:身有要事。

  并保证就算自己离开,小曲也会平安顺遂的长大成人。

  王氏没有强留,满心的感激不尽,也不敢耽误恩公要事,本想备一份厚礼,结果回到家,王六就说那道人已经辞行离去,王氏还纳闷儿,怎会走得这般突然,却并未生疑。

  贞白听到此,只觉满心疑问:“结果那个道人却并未离开,尸骨还被埋在了王六家的院子里?”

  “对。”梁捕头道:“按理说,那个道人救了王六的女儿,他没有理由毒死自己的恩人吧?!”

  “确实蹊跷,可那堆尸骨的身上,并未穿着道家衣物。”

  “这个我问了,王氏说那人道服破烂,看着挺落魄的,他们就去成衣店里给他置了一身布衣。”

  贞白听完,沉吟道:“过去二十年了,王氏居然还这么清楚记得,道人手上的这一枚指环?”

  梁捕头打量贞白须臾,回道:“可不是吗。”

  “所以现在,王氏已经知道前因后果了?”

  “我带她看过了小曲的尸体,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反应,毕竟,丈夫杀女,是个人都接受不了。”梁捕头说话间,目光紧紧盯住贞白,不漏掉她脸上任何一个表情,奈何对方一直面无表情,梁捕头遂道:“其实你早就知道真相了,小曲是被王六杀害的?”

  “不早。”贞白坦言:“就在今日开棺之时才有所预料。”

  “为什么没说?”

  “这样的真相,我以为没有必要说出来。”

  “就算证据确凿,我也想不通,王六为什么要杀自己的亲生女儿?我总觉得另有隐情,只是我们没查到,所以找你过来,想听听道长的高见,毕竟你比较了解,这些歪门邪道的神棍会怎么作案害人?”

  “不过是作案者自食恶果罢了。”贞白直视他,淡声道:“当年王六刨开谢老太爷的坟墓,把尸体搬走,令其成为一具空棺,他为了救女,以魂养魂二十年,如今空棺招魂,谁欠下的孽,自然要由谁再亲自还回去,恐怕连王六自己都不知道,他已被招魂棺驱策,天命不可违,这叫种因报果。梁捕头信也罢,不信也罢。”

  信则尘埃落定,不信还可以继续寻找原因,这个贞白并不关心,反正查到这里,小曲遇害,就是因为那口招魂棺。

  所以在谢远墓地时,她便以为没必要再说出后面的真相,谁料这梁捕头清官断案,非得揪着蛛丝马迹查到底,翻到王六杀女这一环,以为抖落个真相大白,就算给世人一个交代,但于王氏而言,却是致命一击,她一头撞上墙壁就是最好的证明!

  而于谢家呢,难道还一个真相就是给予了公道吗?

  显然没有,更甚者是在受害者家属的心中点燃一把火,这把火来势汹汹,可以燎原,一路燎到了王六家的灵堂。

  左邻右舍正在酣睡,有几个辗转难眠的,被窗外的天光灼了眼,不明白这大晚上的,怎会突然亮如白昼?一探头,就被王六家烧起的熊熊烈火吓一大跳,连衣服都顾不上披,抄起个铁盆子就往外冲,边敲边喊:“走水啦,走水啦……”

  听见动静的百姓鱼贯而出,拎着盆子木桶赶去救火,谁知一冲到院门口,就被立于火势前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吓住了。

  大半夜的,王六家的院子里站着个身形佝偻的老太婆,众人活见鬼似的纷纷刹住脚步。

  有胆大的问:“谁?”

  老人拄着拐杖,面向滔天大火,背对院门,岿然不动。

  “这老太婆是人是鬼?”

  “在王六家干什么?”

  “都烧成这样了还不走?”

  “王六的尸首还在灵堂呢。”

  “救火吧。”

  “报官啊。”

  众人七嘴八舌,有人刚伸出腿,踩进院内,就被老人一嗓子吓退了。

  “烧吧,烧吧。”老人一跺拐杖,众人看不清她的神情,但语气却是恶狠狠的,喊:“烧吧,你王六,死不足惜,遭此报应,是罪有应得,下了地狱,也要受尽苦果!”

  有人反应过来:“是她放的火啊。”

  “什么仇什么怨啊?”

  赵九扒拉开人群,拎着一桶水就侧着肩膀往里钻,奈何院子里坑坑洼洼,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坑里,他来不及绕弯路,提着水桶就往老人身边过,又冲身后的街坊喊:“快救……”

  “火”字还未出口,就被老人的拐杖狠狠一捅,赵九腰侧一痛,脚下几步踉跄,手里的水桶晃荡几下,终究没维持住平衡,失足摔进了坑中,被浇了满身水,他一抹脸,仰着脖子刚要开骂,就看清了老人的脸,脏话堵在嗓子眼,硬生生咽下,惊诧不已道:“谢老夫人?!”

  谢老夫人冷哼一声,转头对围堵在院门的群众道:“火是我老婆子放的,他王六刨了我老头子的坟,我就来焚了他灵堂,你们只管看着,谁也休来插手闲事。”

  赵九急道:“老夫人,您这是为何啊?”

  “为何?我也想问,我谢家与他王六无冤无仇,为何就该受这无妄之灾?他为了一己私欲救女,就要让我老头子身死魂消?凭什么!”

  赵九踩着水桶往上爬,欲想好言相劝:“即便这样,王六如今……”

  谢老夫人疾言厉色的打断:“如今他家破人亡,就算遭了报应么?不是的,他那女儿早就该死,他早就该家破人亡,可是他作孽啊,害人害己,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根本无法抹平,更不是他得了报应就能抵消的,这报应不爽,仍难解我心头之恨。”

  此时轰隆巨响,大火烧断了房梁,屋顶猛地砸下来,被火海吞没,天光骤亮,热浪一波一波涌开,灼烤着老人佝偻的身躯,赵九从坑里爬上来,拽住谢老夫人,被烫了一手,但他并未松开,半扶半强迫的把老人带到了院外,离了个安全的范围。

  赵九顾不了许多,冲着街坊邻里喊:“都愣着干啥,赶紧救火啊,天干物燥的,别让火烧到后头竹林里去了,到时候一点燃,沿着竹林而建的房屋铺面都得着,能烧完整条街道。”

  闻言,众人这才反应过来,个个大惊失色,铺天抢地的开始救火,小孩子们拿着柴棍铁盆一路喊一路敲,嚷嚷出了半个城的居民来帮忙,官府也赶到了,兵荒马乱的忙活了一整晚,才将火势扑灭。

  众人灰头土脸的站在街道上,手里捧着锅碗瓢盆,茫然地盯着眼前这片焦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