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2章(1 / 2)





  “娘娘有事要处理,就先回房去了,也不敢打搅殿下休息,便让雪桐留下来服侍殿下。”

  雪桐微微低头,露出雪白的颈项,有种说不出的柔顺娇羞之态。

  华珣看着那白得晃眼的颈子,忽然有些发怔。

  妙懿看了看桌案上的西洋钟,雪桐已有一个时辰没回来了,想必今晚也不会回来了。

  她合上书,叹了口气,但愿瑞王能明白她的意思。

  她想要一个孩子傍身,哪怕是侍妾所出也好。

  她是避不开抛头露面见人的,但是侍妾却可以藏在府里,不被人瞧见。若有新人进门的那一日,她也好有两手准备,不至于膝下玄虚,被人动摇了王妃的地位。说到底,她也要自私的为自己打算一下。

  她也需要筹码,不是吗?

  怀珠吹熄了房内最后一盏宫灯,妙懿躺在黑暗中,久久不肯合上眼目。

  扪心自问,她不爱他,却又依赖他。而她的夫君却连对她的依赖都不曾有。或许世上的许多夫妻都是这样的,这样的齐眉举案,却又隐隐的心意难平。

  她朦胧着将要睡去,忽然身畔床榻微微一沉,紧接着一个温热的身体贴了过来。妙懿猛的清醒了过来,沐浴后的热气带着男子的气息裹挟而来,将她环绕在中间,难以动弹。

  她的身体僵硬了片刻,脑中有些纷乱,无数了念头滑落,乱纷纷理不清头绪。只听华珣在她的耳畔轻声说道:“不要胡思乱想,睡吧。”

  半晌,他又道:“我没碰她。”

  身后的呼吸渐渐平稳和有节律,温热的液体顺着她的面颊滑落,滴在香枕上,悄无声音。

  直到此刻她才明白,原来她想要的不是一个可以傍身的孩子,而是他能多放一点在她身上的心思。

  想着想着,她竟然一夜未曾合眼。

  次日早起,妙懿传话给雪桐,让她收拾东西回武国公府,并修书一封给许夫人,让她做主将雪桐远远嫁了。

  雪桐来磕头谢恩的时候面色灰败,她知道失败者的下场,对主子没用的人,是没有留下的价值的。

  妙懿本不想这么快将她送走的,但现在既用不着她来制衡浮翠,又用不着她来服侍瑞王,留下她又恐她已经动了多余的想头,多留无意,送走了反而干净。

  转眼便到了春江水暖的时节,这一日苏杭总督上了一份奏章,请陛下到江南巡幸,以便让百姓有机会得以瞻仰天颜。紧接着江南各省知州纷纷上奏,折子雪片似的飞入皇宫,众人都表示百姓们热切希望陛下能够出巡江南,若能带动沿途的经济发展那就更好了。

  于是龙颜大悦,准奏。经过慎重考虑,皇帝表示一切从简,连出行的钱都是从自己的私库里掏的,各位随驾的王宫贵族也一并自己掏腰包出旅费,别想着白吃白喝。虽然如此,想跟随南巡的人依旧不少。能伴驾可是脸面问题,绝非金钱能够衡量。到宫里请安的人更是比往日多了几倍,走众妃嫔后门的不要太多。

  最终出巡名单定下,跟随的有除了福王之外的三位王爷,以及得宠大臣,宗室子弟等。妃嫔随驾的除了德妃留在宫中坐镇外,其余三妃,以及比较得宠的妃嫔如慧嫔都跟随伴驾。剩下的三位王妃,几位年纪稍大的公主等也在出行名单之内。

  在一个春风拂面,晴空万里的日子里,南巡的队伍终于出发了。

  ☆、第144章

  任何一段旅程的初始阶段都是令人兴奋的,甚至包括私奔在内。

  虽说皇帝南巡,一切从简,但毕竟再简单也有限,前呼后拥是必然的。长长的一排车轿将整条朱雀大街堵得严严实实,跟车的奴仆,守卫的人数比主子的人数还要多得多,呼啦啦站成一片,摩肩接踵,肩挨背靠,行进的速度实在快不起来。

  待到终于出了城门,驶上官道,速度这才快了起来。妙懿悄悄掀开车帘,瞧见两侧路上已翠绿一片,时不时冒出几枝金黄的迎春,偶尔瞧见粉色的桃花、杏花,雪白的梨花,凌枝绽放的白玉兰,紫玉兰花,朱轮华盖香车轻巧的压过青草的痕迹,京郊的□□向来短暂,却因这短暂反而更令人留恋。

  妙懿看得倦了,便倚在藕色绣玉兰的软枕上休息,马车行驶得极稳,她渐渐有些昏昏欲睡。

  怀珠津津有味的赏了车外景致,忽然想了什么,抿嘴一笑,说道:“还记得同小姐入京的那一年,一路上不知有多辛劳,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要死在半路上了。幸好小姐吉人天相,终归是熬过来了。”

  她轻声叹息着,引得妙懿睁开了微眯的双眼。匪患、山贼、洪灾、逃荒的人死鱼目一般的眼睛,饥饿、病痛、早死的婴孩……那样绝望的人生。

  她又闭了闭眼,在睁开时,车外依旧是如锦的□□。

  “怀珠,你二哥现在哪里当差呢?”

  怀珠道:“我二哥没什么事做,跟着我大哥在小姐京郊的庄子上打杂收租子什么的。小姐怎么想起他来了?”

  “你二哥是个机灵的,打杂太过可惜,我对他另有安排。”

  说着,吩咐了怀珠几句,怀珠听罢,惊奇的道:“小姐是想……”

  妙懿微微颔首,她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
  “我这就给我二哥写信。”

  南巡的队伍先到达了一处皇家行宫,虽说只是行宫,却也是睢园级别的皇家园林,内有花园温泉,亭台楼榭,绝对与“简素出行”的主旨不沾边。

  有皇帝和众位娘娘在,余下众人自然要等着这些人被安顿下了之后才能挑地方住。妙懿被分到一处较偏远的院落,院后种了一大片梨花树,风吹花落,梨花瓣恍如落雪一般,落在一旁小桥流水中,配着潋滟波光,颇有花落水流白的万种闲愁。

  妙懿只闲逛了一圈就打算回院休息了,实在是赏花人不少,众女眷都在车里窝了一天,正呆得腻烦的时候,恰好有美景可赏,自然要好好赏玩一番方不辜负春光。她们可以算是最珍惜四季景色的人,辜负好韶光的事她们可做不来。

  妙懿刚要回去,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燕语莺声,少女银铃般的笑声甜美得令人难以忽视。怀珠蹙眉,扬声问道:“谁在那里吵闹?”

  她们这么大的阵仗杵在这里,但凡有些眼色的都该放低声音走开才是,如何声音反而越来越大?

  怀珠的话音刚落,就见从梨花树后绕出一位少女,连妙懿见了都忍不住多瞧上两眼。

  那少女身穿鸭蛋青缎子袄儿,外罩鹅黄色暗花缎褙子,下配素色棉绫裙,项上挂着金镶玉的项圈,一头乌亮的头发挽成望仙髻,装点零碎珠花,发侧簪着一支垂珠小凤钗,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有些惊慌的望着妙懿,年纪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,面上尤带着些稚嫩之色。

  算是个中等偏上的美人,妙懿思忖着,仿佛是个绵软好性子的。

  “见过王妃娘娘。”小人娇怯怯的请安道。

  “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?你叫什么名字?”妙懿饶有兴趣的问道。

  这时,少女的同伴也都一一出来请安,看服侍装扮应该都是她的丫鬟。